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社会办医发展迅速 全科医疗服务发展受鼓励

2017-06-18 13:58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社会办医发展迅速 全科医疗服务发展受鼓励

        自2009年新医改正式启动以来,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便得到大力推崇,社会办医发展迅速,然而诸多痛点难点依然横亘于前,前行道路艰难。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支持态度,一度被业内认为是“史上尺度最大的社会办医文件”,社会办医也将由此乘上最强政策风口。

        事实上,自2009年新医改正式启动以来,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大力促进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便已成为了一项国策。在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社会资本办医得到了空前发展,主要体现在: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迅速发展,超过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的大环境,包括患者的偏见及审批机关的观念等,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其总体规模较小,服务质量及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服务量占比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仍然难以撼动公立医院独霸市场的格局。

        当前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去行政化等裹足不前,严重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影响了社会办医对人才的渴求;另一方面,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步子小、力度不大的背景下,尽管政策放开了民营医院医疗的服务价格,但由于民营医院缺乏大腕级人才,这一政策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社会资本注入,能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为拓展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意见》首先提出,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并将全科诊所作为社会力量办医的第一个拓展方向。

        全科医疗服务不是低端服务,全科医疗服务人才,即全科医生作为人们健康的守门人,而是相对于“专科医学人才”的通才;其二,全科医疗服务领域不是收益普遍偏低,而是缺乏老百姓信任的、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进入。在没有可以信赖的人才进入的情况下,签约服务变成形式主义,加上,当前提供服务的多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公家人”,体制机制不活,没有将签约服务的收益与服务挂起钩来。如此一来,全科医疗服务的实际收益自然会受到影响。全科医疗服务获得政策力挺,并不代表社会力量就会有动力投入。民营资本是否热衷投入,还要看社会力量进入全科医疗服务领域后,政策如何多措并举地使民营医院能够与公立医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在政府支持方面享受和公立医院一样的待遇。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有利于公立医院及民营医疗机构之间公平公正的竞争,对更多优势医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全科医疗服务领域是一个基础薄弱、市场需求巨大、蕴含着无限商机的处女地,社会资本大有可为。

        新思界为您推荐《2016-2020年中国健康医疗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