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阿司匹林加重消化道出血 需加强药物使用管理

2017-06-22 12:07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阿司匹林加重消化道出血 需加强药物使用管理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最早用于解热镇痛,现多用于预防血栓等疾病,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副作用。阿司匹林(aspirin)堪称医药界的“神药”,至今临床应用已超过100年时间,其最初来源于柳树皮,于19世纪末开始人工合成。除了解热镇痛之外,阿司匹林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肿瘤发生风险。近年来还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在预防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方面也卓有成效。随着科学的进步,阿司匹林的其他独特功能正在被不断地发现,该药作为一款“百年老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近期发表于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Lancet)上的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在老年人群中大幅升高了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该研究为期10年,由牛津大学领衔开展,结果显示,日常服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血液稀释剂用于75岁以上老年人群与显着升高的重大和潜在致命性胃部出血风险相关。研究者认为,尽管在中风或心脏病发作后短期服用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的益处,但针对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75岁以上老年群体,应处方质子泵抑制剂(PPIs)以降低出血的风险。在美国或欧洲7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有高达60%的老年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防止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阿司匹林终身治疗被推荐用于二级预防,但这一建议是根据主要在75岁以下人群中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

        接受常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但未接受常规PPIs治疗的患者中,与之前临床研究中的较年轻老年群体的数据相比,更大年龄的老年群体大出血的长期风险更高且更持久,其中致残性或致死性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显着升高。考虑到7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一半大出血事件为上消化道出血,而常规PPIs预防此类出血的估计NNT大幅降低,因此针对这一年龄段的老年患者群体,应鼓励同时处方抗血小板治疗和PPI常规治疗。

        早前,根据台湾一项研究结果,低剂量阿司匹林使用者与非阿司匹林使用者相比,下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相关内容在线发表于Aliment Pharmacol Ther上。研究人员还发现,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H2RAs)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尽管风险较低,但目前的发现可能有助于低剂量阿司匹林使用者的管理,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应在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使用前应了解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应为低剂量阿司匹林使用者制定预防和监测消化道出血的策略。

        新思界为您推荐《2017-2021年中国阿司匹林片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