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肿瘤的内科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从我国土壤中陆续分离提取到更生霉素、平阳霉素、博安霉素等。同时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长春碱类。从中药青黛中提取的有些成分对慢性白血病有效,从植物三尖杉中提取的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碱对急性非细胞细胞白血病有突出疗效,目前在国际上作为三线药物应用。应用维甲酸制剂和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是我国临床肿瘤学家的创举,目前已经得到国际上承认广泛应用。
我国在应用中药复方作为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现实应用意义,也经国际同行广泛验证。近年来我国在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也有一些成绩,例如艾迪、康莱特、鸭胆子油、得力生注射液、复方苦参参注射液、复方斑蝥注射液等,单一成分如参一胶囊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在医院渠道中,抗肿瘤中成药更多是在中医院的渠道进行竞争,这意味着,抗肿瘤中成药能否上量,要看药品是否能进入医保、医院开药量大不大、有没有另外开辟新销售渠道。
有的产品凭借其独家性纳入医保目录,如以岭药业抗肿瘤药主营品种养正消积胶囊,其目前为2017基本医保目录中的乙类抗肿瘤用药。该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去年该药品已进入1省市基药目录及1省市的新农合药品目录,并且“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中一药业的西黄丸则另辟蹊径,其上市后主要与各大药房合作,通过DTP药房(即消费者凭处方院外买药)对产品进行推广。
在《中医药法》实施后,中医生开诊所将以备案制形式开展,未来“遍地开花”的中医药诊所可能是抗肿瘤中成药上量的一条重要渠道。在《中医药法》及分级诊疗等新政利好下,抗肿瘤中成药销售将取得增长。一是县级医院必须设立肿瘤专科,大量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中晚期癌症留在基层接受保守治疗;二是随着分级诊疗的开展,一定量的术后癌症病人需要下转基层接受诊疗;三是部分省市已明确贫困人口“9种大病基层定点治疗”,其中“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是必须治疗项目。
新思界
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制度的改革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层将有可能成为抗肿瘤中成药增长的新渠道,但是中成药大部分产品并没有临床数据和确切的治疗效果,药品所带来的疗效与风险性不明,所以抗肿瘤中成药依然会作为辅助用药。
新思界为您推荐
《2017-2021年中成药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