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中药饮片质量受关注 政府应出台行业相关标准

2017-06-22 12:05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中药饮片质量受关注 政府应出台行业相关标准

        中药饮片可以由上游的中药材直接加工而成,直接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者自选做保健和食疗之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原料加工成中成药,进入下游销售终端。2016年全年81张GMP证书被收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监总局”)收回中药饮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的数量。而按照监管规定,一旦GMP证书被收回,涉事企业将不得再从事所涉猎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按照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丁建华6月1日在《2016年度药品检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的介绍,2016年全年共计收回了172张GMP证书,这其中涉及中药饮片的占比高达47.6%。

        目前约有878家企业参与到中药饮片这一市场的竞争角逐中。这其中,不乏中国中药、康美药业、云南白药等知名企业参与其中。中药饮片也正成为推动中药企业发展的主要业务领域。2009年,中药饮片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大大推动了中药饮片行业发展。中药饮片增幅之所以高位运行,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其特殊的地位决定的,其既可以根据处方调配入汤药,也可以作为原料生产中成药,具有很大的社会需求量。二是我国中医药法的颁布,进一步指明了中医药发展和创新的方向,为中药饮片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在食药监总局2016年在对中药类企业的飞行检查中发现,中药饮片普遍存在“购进中药材或炮制后产品的含量检测问题突出,染色、增重问题时有发生,批生产记录真实性存疑”等问题。近年来,中药饮片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与之相伴的是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也普遍暴露出来。目前,中药饮片生产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一些生产企业存在着不按GMP要求生产,未按照规定检验,甚至外购散装饮片加工包装等行为。

        2017年2月至今食药监总局针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进行的抽检情况后发现,短短5个月不到,食药监总局先后8次累计曝光了281家中药企业312批次中药饮片存在质量不合格问题。今年2月、3月、4月、5月、6月均有中药饮片因产品不合格遭到食药监总局点名。这其中,食药监总局先后在2月、3月、5月两次曝光中药饮片产品不合格名单;以刚刚过去的5月为例,115家企业生产的13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为加强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 2008年2月,食药监局再次发布了《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监督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42号)》文件,明确贯彻执行国食药监安〔2004〕514号文件要求,提出“自2008年1月1日起,未获得《药品GMP证书》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一律不得从事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药饮片涉及从“地头”到“碗口”多个环节,因此需要从社会公共治理的高度予以审视和对待。由于很多中药饮片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因此其在生产、仓储等方面往往受资金条件所限。促进行业的集中化发展将有利于大企业投入更多的成本去保证质量安全。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国家应当加强立法,积极推动中药饮片行业标准的尽快出台,提供统一性规范和指导。各部门联合执法,加大监管力度,丰富监管手段,依靠群众、媒体、协会等多主体力量,实现社会共治。此外,要加强院企合作,通过指派专员进驻企业,严格把好质量关口,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新思界为您推荐《2017-2021年中药饮片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