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诊断是治疗、预后、预防的前提,主要包括临床检验、病理诊断、内窥镜诊断等。第三方医学诊断则是独立于医疗机构,为医院、体检中心、乡镇卫生院等提供的医学诊断检测服务。我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起步较晚,直到医疗改革推动,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规模才迎来快速增长,但整体规模仍偏小,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医学诊断技术进步、公益性医疗检测项目投入加大,第三方医学诊断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前景可期,可增长空间巨大。
政策上,从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公立医院去编制化、支持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发展家庭医生、医生开诊所不构成非法行医等一系列政策就是在推动和鼓励医生走出体制,走向社会。支持第三方检验中心、第三方病理中心和第三方影像中心的政策就更多了,就出台了很多细则,包括血透中心都将成为独立法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的政策也非常明确,包括央企背景的华润和国药对公立医院的改制,背后都是国家意志,民营医疗数量已经超越公立,但市场份额和公立医院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鼓励商业保险现在也已经开始,上海:明年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购买商业保险。
在发达地区,如北美、日本、欧洲等,第三方医学诊断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且获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90年代中期的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占临床检验比重达到35%,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由于医疗制度等限制,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起步稍晚,整体市场规模不大。另外,相比三甲医院博士硕士,普遍的高学历人才,目前第三方检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普检领域整体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这一点既有成本因素,更多的则是优秀人才不愿离开体制。在新兴的基因检测领域,这一点则完全相反,第三方基因检测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行业顶尖人才,甚至是顶尖科学家。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7-2021年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临床医学检验辅助设备行业的影响分析及行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整体的医学检验市场在2500亿左右,未来五年第三方检验的市场份额将会从不足5%,只有百亿的水平,发展为年均超过20%的增速,五年后有望超过300亿的总体份额,尤其是像金域检验这样的龙头,2015年收入为23亿,2016年预计超过30亿,增速已达到30%,而随着第三方检验更为强有力的推广,未来五年增速会更快,年均增幅会超过40%。
新思界
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医疗服务需求与日俱增,第三方医学诊断发展有着充沛的需求支撑,另外,医疗改革持续推进,为第三方医学诊断发展扫清障碍。第三方医学诊断有着其必要性及重要性,未来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