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抑郁症治疗新发现 白细胞介素-6效果明显

2017-07-25 10:50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抑郁症治疗新发现 白细胞介素-6效果明显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1年抗抑郁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显示,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目前抑郁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有1/7的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症困扰。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在中国,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3000万人左右。调查显示,这3000万抑郁症患者只有不到10%得到专业的救助和治疗,同时,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更没有进行过诊治。

  抗抑郁药是众多精神药物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常见的第一代抗抑郁药物有两种,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由于新药发展很快,新药层出不穷,如万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剂为主,临床应用这类药物也最多最广。而某些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抗焦虑药阿普唑仑、罗拉、丁螺环酮和中枢兴奋药哌甲酯的抗抑郁作用尚存在争议。

  先前,研究人员意外发现,一种治疗肝炎的干扰素会诱发抑郁症状。后续的研究表明,这些郁症状患者体内的IL-6水平有明显上升。一旦编码IL-6的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出现变异,使IL-6蛋白的表达量下降,接受干扰素治疗者出现抑郁症状几率会有所缓解。另外,有不少比例的抑郁症患者体内有炎症细胞因子升高。这些数据表明,IL-6蛋白与抑郁症之间有着关联。

  来自Janssen Pharmaceuticals的研究人员想到了他们的两款在研新药sirukumab与siltuximab,这两款药物能直接结合IL-6,并抑制它的功能。在两项之前已经完成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曾评估了这两款新药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多中心卡斯尔病中的疗效。幸运的是,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曾记录了这些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sirukumab与siltuximab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此项发现首次证实IL-6抑制剂在RA与MCD患者群体中能起到缓解抑郁症状的疗效,有利于研究人员取得更多数据进行分析,早日为抑郁症患者带来健康优秀的新药。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