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眼科技术市场的接轨,我国眼科技术有了快速发展。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长足迈进,使许多眼科疑难病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老年人黄斑变性是最典型的病例之一。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全球工业发达国家中,导致老年人失明的首要原因。中国现阶段每年约有30万新发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全面到来,以及手机LED屏幕蓝光对眼睛的直接影响,导致了眼晴黄斑区损伤程度的加速;AMD已成为第三大致盲性眼病,列为全球努力探索研究的领域之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7-2021年眼科用药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老性黄斑变性市场高达84.36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4.35%,鼎足药物是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而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AMD市场为4.2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4.17%,我国AMD市场支柱品种是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两个药物占据了86.82%的市场份额。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的AMD患病率为1.89%~15.5%,而城市中脑力劳动者发生率较高;70岁的老年人发生率为11.19%,研究表明女性患病的倾向是男性的2倍。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的危险显著增加,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中,约30万例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目前,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对于轻度AMD多采用支援性疗法,主要是使用抗氧化剂叶黄素和葡萄糖酸锌口服剂。补充叶黄素可明显增加血清及视网膜中的叶黄素含量,保护黄斑;增加微量元素锌控制AMD的发展。此外,抗氧化剂维生素C、E也是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视细胞,以及对视网膜组织营养的作用。
雷珠单抗是基因泰克开发的产品。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雷珠单抗市场为2.48亿元,同比上一年下滑了2.54%。主要原因之一是康柏西普上市后,导致了国内AMD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雷珠单抗市场增长率下降。瑞士诺华公司为扭转局面,主动下调了雷珠单抗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每支由9800元降到7200元,降幅达26.54%;成为应对来自中国本土创新药物康柏西普的强势竞争的销售防守策略的权宜之计,目前市场仍处于微妙状态。
随着国内对AMD治疗药物开发力度的加大,2013年11月27日CFDA批准了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康柏西普生产上市,商品名朗沐。康柏西普是我国首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康柏西普的价格定位比进口药雷珠单抗低,在治疗等效性一致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从而带动了产品销售。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康柏西普用药金额为1.21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79.09%。在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康柏西普占据了AMD抗体市场的32.73%,而国内总体市场已近平分秋色的态势。
新思界
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老性黄斑变性是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日益凸显的一种严重性眼部疾病。在老年性黄斑变性充分治疗的情况下,国内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不相上下,国内AMD市场竞争将更为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