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高龄群体有望成为助听器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2017-07-30 21:05      责任编辑:章荣桂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高龄群体有望成为助听器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本土助听器起步较晚,由于技术和销售的限制,在80年代后期才拉开了助听器行业发展的帷幕。随着中国助听器产业制造水平的提升,内销市场的不断扩展、出口市场的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助听器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新思界发布的《2017-2021年助听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助听器产量约为1428万台,2016年增长到2037万台,同比增长13.1%。
 
2013-2016年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分析
高龄群体有望成为助听器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数据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世界主要跨国公司早已将布局中国市场,或合作、或独资建厂,极大促进了我国助听器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6家助听器生产企业有:德国西门子、瑞士峰力、丹麦瑞声达、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美国斯达克,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像美国斯达克、丹麦瑞声达已经分别在南京和厦门建立了大型助听器生产基地。而且,加拿大的优利康、丽声等也进入中国市场销售。随着我国助听器生产企业技术的研发和改进,目前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的助听器也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如厦门的欧仕达和新声、杭州的惠耳和成都的微迪数字等。这些厂商不仅和国际巨头争夺助听器市场,还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为第三世界提供了大量的低价助听器。
 
        我国助听器行业存在的问题
 
        20年来我国助听器行业发展速度快,尤其是在验配点和销售数量的增长速度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助听器的市场规模还不足美国的1/2。国内助听器企业的发展严重萎缩,国产产品在国内的市场销售举步维艰,国外产品或中外合资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九成以上,呈现出被国外品牌垄断态势。几百近千元的国产助听器少人问津,上万元的国外助听器却非常畅销,而且,国外助听器厂家无视庞大的中国老年人市场,主攻儿童的几万元的高端产品,儿童的高端产品已经占据助听器销售市场的大半江山,而且风头正劲。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美国总人口,国内市场规模与中国人口数量并不成比例,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助听器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由于听力衰退给老年人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不方便,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为老年人佩戴助听器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直接导致我国听力障碍患者人数上升,这将为我国助听器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未来十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第一的助听器市场。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