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行业的Uber、房屋短租行业的Airbnb和办公室租赁行业的WeWork都是这种新兴经济模式下诞生的“超新星”,近乎颠覆传统行业。随着发展。共享医疗也逐渐发展开来,共享诊所的商业逻辑迁就移自近几年刚刚兴起的共享经济,其鼻祖罗宾蔡斯将这种模式总结为“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
2015年,民营医院的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截至2016年末,民营医院已达1.6万个,占比56%。医师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和允许在职医师自由开办诊所等改革不断推进,虽未真正落地,但市场环境已经开始悄然变化。中国医生在从医院单位人变成自由人的道路上亦步亦趋,张强和詹智勇的共享医疗平台正是这种过渡时期的特殊产物。
共享医疗在欧美发达国家早有成熟模型。例如美国大部分医院是开放式的,医生向来都是自由执业,他们不受雇于医院,大多拥有自己的诊所,比如美国最有名的胸外科教授,他可能就开一个小诊所,但他后面有强大的其他团队,医生背后的第三方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医院住院部、手术中心都是共享的,由支付方商业保险来建立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形成一个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从业务和财务两条线紧密结合的共享经济体。
相形之下,中国尚不具备完整复制这套模式的条件。一是医生并非自由之身,公立医院垄断资源的局面不变,医生顾虑不除,大多数仍然选择留守原地,静观其变。二是临床在职医生无权开办诊所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因此,现阶段中国式共享医疗须从源头做起。
7月1日,张强医生集团成立三周年,张强一年前提出的“共享专科医疗”也终于有了实体入口,杭州思俊外科诊所。医师多点执业共享平台,大医汇落户广州,预期今年12月正式营业。1995年,大医汇发起人詹智勇医生凭借近乎是“独门绝技”的手外科从医院出走,与5名三甲医院的医生合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医疗连锁机构——恒生手外科医院,规模一度达到28家。2014年,杭州思俊外科诊所的创办者张强医生组建张强医生集团,第一次把“医生集团”的概念引入国内。
新思界
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就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完全达成国外的共享医疗体系并不现实,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法律框架和社会意识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据预测,未来5-10年共享医生模式将在专科和中高端医疗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中国共享医疗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