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虚拟医生”正式上岗 为人们健康保驾护航

2017-08-01 16:05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虚拟医生”正式上岗 为人们健康保驾护航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处于一个爆发的临界点。其中计算机视觉识别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人类识别水准,如二维码识别、人脸识别、字符识别、指纹识别等。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随之来临,人工智能不断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包括语音识别、医学影像、药物挖掘、营养学、生物技术、急救室管理、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精神健康、可穿戴设备、风险管理和病理学共12个领域。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中国正处于医疗人工智能的风口: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规模达到96.61亿元,增长37.9%;2017年将超130亿元,增长40.7%;201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7月31日,作为全国首家“虚拟医生”应用医院,海宁市中心医院“虚拟医生”正式上岗投入工作。“虚拟医生”的工作内容,电话铃声响起,一个仿真人声会在约3分钟的通话内,提问内容涉及血压、血脂情况、日常饮食等系列健康问题。完成随访后,病人的回答将通过“医疗服务助理机器人平台”留下“语音+文字”的实时记录。经技术人员审核,信息会反馈到主治医师处,一旦存在异常,将以“随访记录”形式体现。

  目前,该院已将“虚拟医生”与HIS系统数据打通,在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3个科室同步试点。病人来院就诊后留下的门诊记录、诊疗记录等,都会被“虚拟医生”记住。根据不同科室特点,调整不同的回访时间,与患者进行远程电话交流,收录患者对于症状的描述,自动处理并生成结构化数据,为医生提供就诊方案。在减轻医生压力的同时,提高患者复诊率。

  AI智能随访助手能够支持100万人同时在线,实现医生就诊病人从1对1到1对多的管理转变,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完美体现。“虚拟医生”的启用,不仅能有效提升病人就医特别是复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互动,更重要的,能够进一步打破医患间的隔阂,为优质医疗资源的进一步有效下沉,构建更便捷、通畅的渠道。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医疗数据的采集及应用情况的完善,伴随着物联网大环境的促进下,未来或将有更多的“虚拟医生”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