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药店不断升级优化 走向多元化经营

2017-08-01 16:23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药店不断升级优化 走向多元化经营

  药店是指零售药品的门市。药店销售催眠药、感冒药、泻药、退烧药等各种药品,以方便人民群众购买药品。药店成为街边商业中出现频次颇高的一类业态,药店的布局密度甚至比肩于便利店。提升便利化水平是北京宜居城市打造中的重要一环,药店在“互联网+”浪潮与城市飞速发展的双重追赶下,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

  2000年被认为是国内零售药店尤其是连锁药店快速发展的开端,高达20.4%的毛利率加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相继实施,让全国零售药店市场加速扩容。历经多年发展,国内零售药店增速放缓,市场趋于饱和状态,销售额平均值较小。2008-2014年,药店总数量增长率放缓,全国40多万家药店的销售额平均值小于100万元,在美国这个数字为3000万元。

  2004年,《北京市开办药品零售企业暂行规定》实施,在专业人员配置、药店营业场所使用面积、部分品种的营业区域、网点布局密度、门店开设距离等都提出明确要求。目前,北京药店中药师是标配。对于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至少会有1名执业药师和2名药师以上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这意味着消费者会获得更多的用药指导和安全提醒。

  目前,北京约有5100家零售药店,药店的便利化改造与细分是过去十年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传统印象中,药店封闭的柜台中摆放着密密麻麻的药品,消费者进入药店后,药店销售人员一般以推销生产厂家有高提成的药品为主。很少有执业药师及营养师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在这种模式下,患者只能选择进入实体门店购买被推销或自己之前购买过的药品。

  打破单一药品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药店走向多元化经营,不仅如此,药店从一间小小的药房,延伸出一条全新的终端体系。智慧药店是传统药店以药品销售为基础,历经几轮升级后的产品。智慧药店有着类便利店式的商品陈列形态,配备专业药师与技术人员,并辅以健康管理等体验式服务。在小小的药店之外,智慧药店又构建出O2O的闭环经营模式,以一条配备完善的链条,通过大数据分析,重新串联药企、医院与消费者。

  叮当智慧药房将在线问诊、健康体检、极速送药等一系列与互联网接连,并不断升级优化,目前已升级成接入互联网医院的线下实体药房。仁和药房网主要以新特药等高端产品为核心,在大病、慢病、罕见病等疾病上,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用药的同时,打造“医+药”双轨运营模式的健康药房。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任重道远,相比之下,药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升级优化,走向多元化经营,便利化改造水到渠成。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国内药店零售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