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已经有140多家医生集团成功以“医生集团”字样注册公司,而仅仅深圳一个城市,一年半以来,就有102家之多,可谓独占鳌头。自从2016年3月,来自广州中山六院的两名科主任林峰和谢汝石教授,在深圳成立博德嘉联医生集团,率先拿到“医生集团”字样的工商注册后,深圳对医生集团的开放政策声名远播,来自北上广等全国各地的医生蜂拥而至,扎堆注册成立医生集团。其中就包括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华医心诚医生集团、万峰医生集团等。
在工商注册的经营范围里,深圳对医生集团态度也非常开放,多家医生集团的经营范围就明确为:“为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执业、执业发展等人力资源服务”;“组织医务人员在合法的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服务”等,这样的工商注册经营范围表述,之前鲜有见到。
随着群众医疗健康需求的多元化、高质量,必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医务人员是医疗行业的核心生产力,病人跟着医生走;医生流向基层,基层才能真正强大。大医院是培养医生的摇篮,医生实力强,应该鼓励他们到基层多点执业、开办医生工作室、专科诊所。
深圳医疗资源紧缺,医疗技术水平与北上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正因为如此,深圳需要以创新驱动打造医疗卫生高地,引领医疗行业开放发展,促进医疗人才向深圳集聚、向深圳辐射,更好地服务本市及周边区域的居民。深圳如此开放力度,令全国医疗界同行羡慕不已。值得欣慰的是,在深圳医生集团政策放开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省份正在放开医生集团工商注册,虽然开放力度还远不及深圳,但也算进步不小。
深圳卫生行政部门将坚持不懈地在政策保障、执业环境改善等方面做好服务,支持医生集团发展。也是鼓励医生集团为医生到基层执业提供医疗协作、医疗保险、法律顾问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在此条件下,医生到基层可实现自己的价值,保证安心执业。
新思界
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医疗机构将逐步平台化运作,医院与医生之间关系将成为合作关系,医生集团将会成为引领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促进医疗服务模式改革、推动医疗生态圈重构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的是,在深圳政策的吸引下,以及探索者的示范效应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来到深圳创办医生集团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2021年中国医生集团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