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技术的优势使其在医药行业具有广泛适用性,为其迎来广泛的市场空间。由于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性问题重要性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医疗企业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实际生产中来,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产品品质保障的目的。
目前我国医疗领域药品检测主要应用技术有:人工检视、光电技术、机器视觉检测等。机器视觉相较于人工检视,更稳定、效率更高,成本也得到控制;光电技术在调试和设定方面比较复杂,而且只能检测一个项目。如果检测项目多,则需要在生产线上安装多个光电检测设备。这样不仅会造成费用的上升,调试检测设备对人力、技术水平也是一个考验。机器视觉检测则避免了这一问题,机器视觉技术在检测精度更高,系统操作更为简单,多种检测可以一个设备一次完成。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7-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产销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应用在电子制造领域,占比达43%左右。此外,汽车和制药领域的应用占比分别为12.9%和9.5%,中国机器视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处于国内应用领域前列。目前,国内机器视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对液体制剂的灌装液位、瓶体内杂质及封盖质量、尺寸不合格的胶囊、对泡罩药品的缺粒、对医药产品的外包装打码效果、外包装纸箱的满箱及数量检测等。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指出,国内机器视觉在医疗领域的供应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国外品牌企业,一类是国产机器视觉企业,一类是国内医疗机械企业。国外品牌企业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性能明显由于国内企业,因此在中高端市场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国产机器视觉企业业务领域宽泛,医疗领域一般是他们众多应用领域之一,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投入,产品种类多,专业性低,因此这类企业机器视觉在医疗领域的产品供应多集中在低端领域。少数能力较强的企业在一些中高端应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医疗机械企业机器视觉的生产开发与自身医疗设备配套,因此有利于视觉设备与医疗生产设备的契合,这类企业所提供的视觉产品一般价值相对较高,但产品种类相对单一。而且,与国外品牌相比,产品质量、性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