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2017年猪苓市场发展现状与投资机遇

2017-09-06 19:02      责任编辑:冯瀚东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2017年猪苓市场发展现状与投资机遇
 
        猪苓是我国传统利水渗湿的常用中药,药用已有2000年历史。猪苓具有利水渗湿功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池泻、淋浊、带下等病症。由于猪苓疗效确切,近年来由猪苓配方的部分名优中成药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形势较好,因此导致中药工业投料需求量不断扩大,多年来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品种。
 
        猪苓为多孔菌科大型真菌的干燥菌核,它的一生是异养的过程,但也不能直接寄生或腐生于其它植物上,而是依靠密环菌的真菌供给养料生长。猪苓分布较广,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湖北、湖南、云南、青海、宁夏等地均有野生猪苓。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猪苓的野生蕴藏量为600-700万公斤。由于近年来的无序采挖,加之前几年大量毁林开荒造田使野生资源越来越少。20世纪90年代,陕西汉中市的勉县、留坝、佛坪等猪苓人工栽培技术获得成功,2007年之后在陕西、山西、河南、东北、云贵地区大范围推广,截止2016年全国猪苓的供给已有野生变为家种为主,目前家种猪苓占据猪苓供给的90%以上,2015年开始家种品种陆续进入市场,猪苓价格应声而落,目前猪苓供给充足,各产区价格稳定。
 
        近几年,国内外医药企业和科研部门,广泛开展猪苓多聚糖药理研究,发现猪苓多糖有抗癌作用,国内药厂已有成品药生产,如江苏连云港药厂的猪苓多糖口服液、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猪苓多糖胶囊、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药厂和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猪苓多糖注射液等。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外国猪苓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各国需求甚多,已成我国中药材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品种。猪苓的开发拉动了猪苓的需求,使年需量逐年增加。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2017-2022年中国猪苓种植及猪苓多糖投资报告》显示,我国猪苓的需求量由2000年的1104吨增加至2016年的5087吨,下游市场对猪苓需求强烈。
 
        新思界产业研究员认为,随着猪苓人工种植技术的成熟及大面积推广,猪苓行业已由供给矛盾转化为产业升级矛盾,当大量人工种植产品投入市场后,传统的中药饮片行业已经趋于饱和,猪苓中药成品药市场成为投资的下一个机遇。猪苓价格虽然较2015年高峰大幅下降,但目前价位种植户仍有较高的收益,同时猪苓价格的下行为猪苓多糖的加工、猪苓多糖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目前猪苓多糖的提取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生产设备国内均可提供。猪苓多糖提取物在国内外市场有着广阔的销售前景,经基础研究和临床验证,服用猪苓多糖可增强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显著改善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症。对于肿瘤病人通过增强或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而达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猪苓多糖成品药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全国肿瘤医院超过500家,肿瘤患者近200万人,猪苓多糖成品药市场容量超过5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