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养老需求增加 养老PPP模式能否缓解养老负担

2017-09-24 10:01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养老需求增加 养老PPP模式能否缓解养老负担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201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1.45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的10.46%,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带来巨大的养老需求。按照国际标准,15岁-64岁劳动力人口比例的下降是从2011年开始持续的,目前,我国90%的养老都是通过居家养老来完成的,而劳动人口比例的下降与人口老龄化将加重养老给劳动力人口带来的负担。

  当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为典型的90-7-3,也就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构成比例分别为90%、7%和3%,居家养老占主导地位,市场需要更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目前在市场上,公办和民营的养老机构双轨并行,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全,公办养老机构有政府的优待和补贴,而民办机构却是自负盈亏,双方处于同一市场竞争,公办养老院却时常有着“一床难求”的情况,部分重点城市老年人要想入住公办养老院需排队数年甚至数十年。

  2017年,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先支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加速养老模式转变,并积极推进智慧养老项目,提升养老机构盈利能力。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组织了一场PPP条例座谈会,就当前PPP条例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讨。国务院此举代表PPP立法的加速,有望进一步规范PPP模式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层面优先支持的是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旨在加速养老模式转变。

  2014年至2017年三年间,在全国签约落地的PPP项目投资额中,央企和地方国企牵头的项目投资额占比接近3/4,为市场份额大头;民企牵头项目总投资规模仅仅为总额的1/4。民营资本在社会保障、养医疗、旅游、城镇综合开发、农业、体育等领域参与度较高,这些领域需要社会资本有较强的运营能力。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PPP养老项目特点是投资巨大,且建设项目多以产业园、生态城、示范基地和综合项目等宏观规划命名。在政府的主推之下,各地都对养老PPP项目进行了一些实践,就目前的项目呈现出的情况而言,落地率堪忧的现象成为阻碍民间资本进入的最大瓶颈。遗憾的是,目前在养老领域仍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绝大多数的养老PPP项目仍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一系列政策的利好下,PPP项目需要更深入的“契约精神”,来保障投资的风险。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老年护理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字: 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