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逐渐上升,对身体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保健品逐渐走入国民消费市场。现阶段,我国保健品已不仅仅得到老年人的青睐,许多年轻人也开始消费。但保健品行业存在的过度宣传、概念炒作等诸多问题也亟待改善。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保健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显示,我国保健品行业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从2002年的44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3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全球占比达到1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场。预计2021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保健品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人群,可以调节身体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的风险。保健品并不是药品,只能帮助补充身体营养,提升健康状态,并不能预防疾病,更不能治疗疾病。
在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下,我国保健品行业快速发展。保健品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保健品视为必需消费品。保健品按照规定的用量服用,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但是我国较多保健品商家在产品的宣传上涉及到夸大效果、虚假宣传等问题,甚至有些保健品夸大其功效,表示可以替代药品治疗疾病。我国保健品虚假宣传现象严重。
再者,我国保健品标准体系不健全,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假冒、质量安全不过关等问题保健品流入市场。针对保健品市场现状,2017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印发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我国保健品市场开始进入调整阶段。
我国保健品行业持有生产批号的企业有2500多家,产品批文1.5万多个,市场上的保健产品5000多个。我国保健品企业远多于医药企业,粗略估算约有5万多个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部分甚至没有经营许可资质,但由于其分散在各地,政府很难监管。
我国保健品产业链不完善,行业内多数保健品企业并无生产、研发能力,仅依靠代工形式展开营销,严重限制了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及国际竞争能力。随着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需求量不断上升,我国保健品行业开始重视产品的研发及创新。未来,我国保健品行业将从代工模式逐步转变为独立生产模式。我国保健品产业链将逐步完善。
新思界
产业研究人员表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消费趋势愈加明显,我国居民在保健类产品上的消费支出正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这表明我国居民对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政府对保健品行业规范化要求不断提高,我国保健品行业标准将会逐步完善。未来,我国保健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