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设备是指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的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
目前主流影像诊断设备包括X线摄影系统(传统X线机和DR)、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超声诊断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于高端医疗装备持鼓励态度,影像诊断设备行业受到政策鼓励,行业技术发展较为快速,国内企业在高端市场有所突破,进口替代进程加速。但整体来看,中国影像诊断设备行业进口品牌仍占主导地位,国内影像诊断设备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和政策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公立医院采购国产医疗设备、扶持民营医院新增设备需求。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影像诊断设备生产企业生产能力有所提升,产值持续增长。2017年,中国影像诊断设备产值为316亿元。
中国影像诊断设备生产企业数量较多,达到几百家,但是市场份额占比较小,且生产产品多以中低端市场为主。许多企业缺乏核心部件生产技术,在市场竞争中采用跟随战略或直接采购核心零部件,同时研发人员和先进企业之间差距明显。国内企业品牌认可度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在影像诊断设备领域起步较早,在影像诊断设备的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在高端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影像诊断设备行业起步相对较晚,部分企业研发能力较弱,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在市场上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外资企业产品品牌知名度高、技术水平高,在国内以中高端市场为主。
目前,中国影像诊断设备行业中,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电气、岛津、锐珂医疗、华润万东、东芝、日立、东软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
预计今后几年,国家在政策方面扶持具有持续研发、探索创新的企业,从而带动影像诊断设备向着国产化、高端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影像诊断设备行业在中国仍处于成长阶段,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影像诊断设备行业生产企业在技术水平、制造工艺、研发水平方面寻求突破,产品逐渐从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