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里,互联网医疗相关监管政策的陆续完善和出台加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也让火热却盲目的资本开始走入冷静。在此大背景下,在互联网医疗企业蜂拥而上建立互联网医院的热潮中。
互联网医院是指以实体医院为依托,以复诊和常规咨询为主,集合问诊,处方,支付与配药于一体的一站式互联网医疗中心。诊疗范围是严禁首诊,以慢性病和部分常见病复诊为主。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2年互联网医疗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在2018年政策鼓励下,互联网医院迎来到了快速增长期,问诊量近1亿人次,医院数量达到119家。
其中,微医作为互联网医院的代表企业,首开互联网医院并且创新了医+药+险的商业模式。微医于2015年开办乌镇互联网医院,首创互联网医院模式,在2016年实现整体盈利,2018年旗下乌镇互联网医院实现盈利。目前覆盖30多个省市,连接超过2700个重点医院、26万名医生,实现为7亿人次提供服务。
京东以医药电商为着力点,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布局,实现了医疗+医药的商业闭环。2017年,京东在银川成立了首家互联网医院,可以通过网页、京东APP及微信服务号进入互联网医院进行诊疗。
阿里入局互联网医院稍晚,目前业务以医疗服务和问答服务为主,更多的是搭建患者与医生的沟通。2015阿里合作武汉市中心余元,成立阿里健康网络医院;2018年,阿里联合国家医学,在西安成立了首家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在行业里并不是新鲜事物,但这一领域的创新一直未止步。新思界
行业研究人员分析称,未来一段时间,互联网医院行业可能出现的四大发展趋势如下。
1、普及化。国家鼓励实体医院开办互联网医院,将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都能建设互联网医院(科室),拓展覆盖面,服务更多的患者,偏远地区或者落后地区的患者也能分享优质的医疗资源。
2、专业化。国家政策鼓励互联网医院进行以慢性病为主的复诊和部分常见病诊疗,计划将60%的慢性病复诊引导到线上。互联网医院将专注于慢性病复诊领域进行业务进项精深化发展,丰富慢性病复诊的服务类型。
3、以患者体验为中心。以用户互联网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将带入医疗行业中,引导行业从以医疗资源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在未来,优化患者体验将成为各大互联网医院的竞争的焦点。
4、供应链整合。互联网医院将逐步打通线上与线下壁垒,并向供应链端进行业务延伸,供应链整合型医疗服务将成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