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基因修饰行业处于导入期阶段 成长潜力大

2019-03-30 09:19      责任编辑:林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基因修饰行业处于导入期阶段 成长潜力大
 
  基因修饰主要是指利用生物化学方法修改DNA序列,将目的基因片段导入宿主细胞内,或者将特定基因片段从基因组中删除,从而达到改变宿主细胞基因型或者使得原有基因型得到加强的作用。

  基因修饰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1974年,美国两位科学家碧翠丝·明茨(Beatrice Mintz)和鲁道夫·耶内施(Rudolf Jaenisch受此启发,他们将人工提纯的高浓度病毒注入小鼠囊胚,成功地将病毒基因整合进了小鼠的基因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获取基因修饰过的动物。1985年,英国科学家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ies)率先推出一种被称为“同源重组”的技术,实现了对基因的精确编辑。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外关于基因修饰的研究从未停止,并且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商业化的应用。例如,在医学领域因修饰可以用于抑制某些病毒类宿主细胞内的病毒复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尤其是在癌症领域;此外,在医学领域,基因修饰还可以用于培养基因修饰生物,如基因修饰小鼠、基因修饰斑马鱼等,从而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在农业领域,基因修饰可以用于改变农作物和禽畜的生产特性,从而达到改良以及传播优良品种的目的。在农业领域,基因修饰技术已成功应用到家畜、拟南芥、水稻、烟草、玉米、高粱、小麦和大麦等多种生物上。但是总体来看,不管是在哪个领域的应用,基因修饰基本上都处在导入期阶段,在社会认可度和产品成熟度上还有较大的空间。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基因修饰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基因修饰行业市场规模仅4.7亿元,其中基因修饰生物领域市场占主要部分,基因修饰治疗用T细胞、基因修饰免疫治疗等细分领域的占比还较低。中国基因修饰领域相关的企业有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百奥赛图、广州赛业、上海南模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等。

  基因修饰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认为,未来几年内,在新兴国家的崛起、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生命科学行业将继续保持繁荣,基因修饰行业将受益于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继续扩大。预计2022年,中国基因修饰模式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31亿元。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