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庞大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2019-07-23 11:04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庞大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抗感染药物是指用以治疗病原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蠕虫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抗感染药物是基础性药物,是临床用药中最主要的分支类别之一。随着病原微生物种类日益增多、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感染类疾病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抗感染药物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抗感染药物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重点城市医院抗感染药物销售额达到346亿元,较2017年增长2.7%,略低于整体药品市场增幅,但仍是化药市场中份额占比最大的药物大类。2018年,我国抗感染药物细分市场中,头孢菌素类占比为35%。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持续在我国抗感染药物领域份额排名第一。
 
  抗生素是最大的抗感染药物类别,90%左右的抗感染药物均为抗生素。抗生素为人类疾病治疗做出巨大贡献,但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以及全球市场中均存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有效性降低。为促进药物合理使用,2012年,我国政府颁布“限抗令”,加强对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的规范管理,抗感染药物的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其市场规模依然庞大,相较于欧美等成熟市场,其份额占比依然偏高。
 
  全球抗感染药物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研发及新上市的药物数量减少,行业进入技术门槛不断降低。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成本及环保成本快速上升,全球抗感染药物产业链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此情况下,中国大陆地区抗感染药物产能迅速扩张,特别是使用传统化学法合成工艺生产的抗生素原料药技术门槛低,小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导致行业产能过剩,整体盈利能力有限。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日益严厉,国家要求原料药生产企业以低耗能、低污染的生物法代替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学法。在此背景下,实力较强的抗感染药物企业不断提升生产设备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加大环保投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标准;而规模较小的企业资金、实力较弱,无法担负改进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所需的成本,逐步被淘汰出局,使得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为遏制抗感染药物的滥用现象,我国政府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规范管理日益严格,抗感染药物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仍是我国化药市场中份额占比最大的药物大类,市场规模依然庞大。随着环保政策日益严厉,我国较多环保要求不断达标的抗感染药物生产企业逐步出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大型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行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总的来看,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