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简称医用食品,是指需要特殊食物管理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的一类具有特殊食物用途的食品。医用食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应用,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医用食品行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0世纪80年代,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医用食品相关规范标准,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我国医用食品行业起步较晚,且长期以来缺乏国家标准,再加上生产技术限制,因此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供应量少且价格高昂。随着国内医生、营养学家、患者对医用食品临床应用的重视度不断增加,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与国际标准接轨,2013年以来,国家卫计委颁布了一系列医用食品相关政策,促使行业规范化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医用食品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1-2017年,我国医用食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9%,且增速呈现逐渐加快趋势。2016年,医用食品市场规模增速为28.7%,2017年增速为30.2%。2018年,我国医用食品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随着国民医疗健康观念提升、消费能力增强,我国医用食品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
医用食品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在改善特殊人群身体健康以及协助疾病治疗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医用食品需求人群数量庞大,包括病理状况下有营养需求的人群,如糖尿病、肾病、肿瘤等疾病患者,以及手术损伤人群;也包括正常生理状况下有营养需求的人群,如孕产妇、老年人、婴幼儿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医用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医用食品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打破了进口产品垄断市场的格局。但我国医用食品行业缺乏系统研究,科研支持有限,且研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使得行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类型单一,外资品牌在市场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医用食品行业未来发展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医用食品相关政策、法规依然不够完善;另外,我国医疗行业过于注重药物治疗,对患者营养和医用食品的重视度不足;再加上医用食品不能进入医保系统,因此我国医用食品市场发展迅速,但规模较小。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国民营养健康需求不断提升,未来医用食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广阔空间,拥有研发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