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药品市场主要由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等几个大类构成,最常见的药品主要有美洛昔康、鹿瓜多肽、氟比洛芬、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
1、氟比洛芬
氟比洛芬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中优秀品种之一,该药口服有效,耐受性好。长期使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自身代谢。该药是由英国布兹(Boots)公司开发的非甾体解热镇痛消炎药。国内于1998年由上海三维制药获得批准片剂生产,2000年获得缓释片生产许可。2004年北京泰德制药公司获得注射剂生产许可。目前,国内氟比洛芬市场仍被北京泰德制药公司垄断,商品名为“凯纷”,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处于刚上市阶段。
2、鹿瓜多肽
鹿瓜多肽是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冻干品。该品为注射用药,目前市场由三家企业垄断,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松梅乐”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一直受到黑龙江江世药业有限公司的“鹿欣肽”以及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的“绵舒”两品牌的冲击。
3、美洛昔康
美洛昔康是对环氧化酶Ⅱ型比Ⅰ型抑制活性更强的非甾体抗炎药,由德国的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制。目前,在国内,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莫比可”品牌仍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本土企业中,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的“宏强”、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的“奈邦”等品牌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均有所上升。
4、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TNF-α拮抗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制剂,我国开发的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已是TNF-α拮抗剂中的亮点。2005年三生国健药业(上海)率先获得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抗体融合蛋白注册批文,商品名为“益赛普”。随后2011年上海赛金生物医药的TNFR抗体融合蛋白获得批准,商品名为“强克”;2015年浙江海正药业的同类药物获准上市,商品名为“安佰诺”;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目前,中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较多的的高端类风湿性关节炎药品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未来,中国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增强高端、新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药品产品供给能力。凭借本土化优势及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将提高,国产产品将逐渐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