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生物制品是指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制品。兽用生物制品可以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随着全球动物疫病频繁爆发,我国政府以及国民对动物类食品卫生安全重视度不断增加,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兽用生物制品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0-2018年,全球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2018年达到10亿美元以上,在全球兽药市场中的份额占比达到29.8%。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在全球总市场中的份额占比约为16.5%,在我国兽药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为28.4%,保持不断上升态势,发展势头较好。
兽用生物制品主要包括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预防用生物制品主要有疫苗、菌苗、虫苗、类毒素等;治疗用生物制品主要有抗血清、抗毒素、噬菌体、干扰素等;诊断用生物制品主要有各种抗原、抗体诊断液等。其中,兽用疫苗是动物防疫所用的重要生物制品,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生猪养殖规模庞大,猪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占比最大,达到40.1%;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占比为33.1%,排名第二;牛羊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占比为24.2%,位列第三。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调整,对牛羊肉消费需求不断上升,牛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拉动我国市场对牛羊用生物制品需求快速增长,猪用生物制品市场占比有所下滑。
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前期研发投入成本较高,且为保证生产的安全性,政府对新产品的研发审核极为严格,因此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优质企业数量较少。在全球市场中,富道、梅里亚、辉瑞、先灵葆雅、拜耳等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国市场中,生物股份、科前生物、瑞普生物、中牧股份、天康生物等企业处于领先地位。未来,随着兽用生物制品研发投入及生产工艺不断提升,市场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靠拢。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政府对食品安全重视力度不断增加、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养殖行业对动物的预防、治疗、诊断关注度不断提高,拉动我国兽用生物制品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中,疫苗产品需求占比最大,为扩大疫苗防疫范围、减轻养殖户负担,我国兽用疫苗正逐步向着高效、经济、安全的新型疫苗方向发展,防疫效果不断提升,在此趋势下,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更具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