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对中药材医用价值认知的日益深入,再加上中医药在临床医学中的杰出表现,使得我国中药材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产业。
我国作为世界上中药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比例,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天然药用植物是来源于中国市场。随着因化学药品毒副作用而造成的人体疾病逐渐增多,中药以其天然、副作用小、且价格相对较低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也间接带动了我国中药材市场的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药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从产量来看,2017年我国中药材产量达到420万吨,发展到2018年我国木本药材产量增长至450万吨以上,较上一年增长了约5个百分点。从消费量来看,2017年我国中药材类药品流通销售额达到610亿元以上,发展至2018年我国中药材类药品流通销售额已超过615亿元,较上一年销售额有所增长。随着我国中医药市场下游需求的持续扩大,未来中药材市场仍将保持发展趋势。
我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多建于贫瘠山坡耕地、退耕还林地和荒漠沙土等地,基地分布较分散、种植规模较小、建设位置也相对偏远,且组织形式单一,管理松散,目前我国中药材集中化生产模式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未来中药材种植行业规模化、规范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积极实施产业现代化改造和建设,广泛引进国外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而加快自身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使得国内中药材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我国中药材生产结构逐渐优化,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未来我国中药材行业将迈入现代化发展阶段。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中药材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由于我国建立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中药材市场发展逐渐趋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