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药产业化、市场化的不断扩大和升级,我国中药产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和壮大,涌现了一大批通过GMP认证并初具规模的中药饮片企业,中药饮片产业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中药饮片可直接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或进一步加工为中成药产品。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药饮片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营业收入达到2760亿元,维持近年的较高增长速度从产品类别来看,中药丸目前是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产品,占行业收入的比重为38%,中药丸常见的是中药黄芪、黄连、甘草精、人参及三七等被加工成的产品。
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中药饮片销售情况持续走高,销售额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不过近两年,受质量标准逐渐提高以及行业监管如加强GMP认证和飞检等影响,行业增速趋缓,但行业景气度依然维持较高,行业增速保持在10%以上,高于同期医药工业其他子板块增速。
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单味药材炮制加工后,根据中药理化性质选用适当的溶媒,经现代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的颗粒。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美、欧、澳、韩、日、中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不错进展。中药配方颗粒已有国家级试点生产企业6家,国家级试点生产企业子公司8家,省级试点企业(包含1个子公司)3家,另外27家企业获得省级科研专项,未来随着试点政策逐步放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药饮片的主要消费市场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网店等。其中,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是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消费者倾向于从医院购买药品。随着医保覆盖人群的增长,该消费市场的份额将持续提高。诊所是中药饮片产品的第二大消费市场,在一些没有大型医院的偏远地区,诊所非常受欢迎,占据的比重为22.5%。药品零售店是第三大消费市场,药品零售店相对于其他渠道来说比较方便,随着药品零售店连锁商业化的形成,该细分市场的份额预计将会不断提高。
新思界
产业研究分析师认为,中药饮片产业一直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范围,是中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也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中药饮片的品种数量与中药材的种类密切相关,根据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我国现有的中药材资源种类多达12000多种,但目前做成饮片市场化的种类仍然占比不大,未来在新的中药饮片研发、生产等环节有较大的投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