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空间巨大 进口替代步伐需加快

2019-09-30 17:54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空间巨大 进口替代步伐需加快

  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现阶段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威胁最大的疾病种类。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对相关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手段中,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发展较为迅速。介入治疗对医疗器械的依赖度高,我国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随之不断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3-2018年,我国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7%,2018年达到390亿元,同比增长24.5%,保持快速上升态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580亿元以上,市场前景广阔。血管介入器械主要包括心血管介入器械、脑血管介入器械、外周血管介入器械等,2018年,心血管介入器械份额占比最大,达到67.9%。
 
  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在资金、研发、技术、资质等方面均具有较高进入壁垒,在全球市场中,美敦力、波科、雅培、强生等国际巨头处于主导地位。我国血管介入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研发与技术领域不断进步,已经涌现出一批包括微创、先健科技、乐普、吉威等在内的优秀企业。现阶段,我国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在冠脉支架领域竞争力较强,国内市场由本土企业所主导,已经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除了冠脉支架领域外,我国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在颈动脉支架、外周血管支架、颅内血管支架以及支架材料等领域实力较弱,市场需求对外依赖度大。整体来看,我国血管介入器械行业除了在小部分产品领域竞争力较强外,在大部分产品市场中竞争力不足,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行业未来还需不断增强研发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进口替代。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心血管疾病检出率、治疗率仍较低,血管介入器械市场渗透率较小,未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医疗支出不断增加,我国血管介入器械市场拥有巨大提升空间。相较于外资品牌,本土血管介入器械品牌性价比优势明显,未来随着行业技术不断提高,国产品牌取代进口产品成为必然。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随着我国居民医疗观念不断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率将不断提高,血管介入器械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现阶段,我国血管介入器械行业仅在部分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大部分产品市场仍由外资品牌所主导。为实现进口替代,我国血管介入行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技术,突破相关技术瓶颈。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