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是指在制剂处方设计时,为解决制剂的成型性、有效性、稳定性、安全性而加入处方中的除主药以外的一切药用物料的统称。药用辅料除了具有成型、稳定、提效等作用外,还具有增溶、助溶、缓控释等重要功能,其产品质量的优劣会对药物质量产生影响,在药物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药用辅料需求持续增长。
受老龄化进程加快、慢病患者增多、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医药市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23986.3亿元,同比增长12.6%。药用辅料是药物的基础材料,在医药制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医药市场持续扩大,药用辅料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达到1800亿元以上。
我国药用辅料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在医药市场的带动下,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早期,我国药用辅料相关政策不完善,对行业发展监管不到位,药用辅料生产企业数量快速增多,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我国药物质量产生重大影响。2006年以来,我国政策对药用辅料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药用辅料行业发展日益规范,进入门槛不断提高,较多落后企业逐步被淘汰。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药用辅料行业“十三五”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现阶段,我国药用辅料行业中大部分企业规模依然偏小,资金实力较弱,研发投入不足,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在最新2015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药用辅料品种为270种,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与地区药典收录种类差距巨大,难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医药行业需求。
我国医药市场需求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医药制造业产量及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将稳步上升,药用辅料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我国仿制药市场增速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使得行业对药用辅料的质量要求提高,市场对药用辅料的重视度将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现有药用辅料难以满足需求,行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药用辅料在药物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医药制造业技术不断进步、药物质量不断上升,药用辅料重要性日益凸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用辅料行业整体实力较弱,研发创新能力低,产品质量与种类无法满足医药行业需求,高端市场主要被跨国企业所占据。我国药用辅料行业亟需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