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医学技术是20世纪末医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医学的重大进步。近几年来,介入手术以微创、无痛、舒适的特点,得到迅速发展,手术范围涵盖了心血管、脑血管、癌症、外科、妇科等学科,具体如下表。目前,我国血管疾病、肿瘤、癌症等疾病的检出率、介入手术治疗渗透率相比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仍然较低。
图表 1:介入手术覆盖病种分析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尽管我国微创介入行业发展迅速,且冠心病患者较多,潜在市场空间较大,但由于手术费用高且不能完全报销、对手术医师要求较高等因素的限制,介入手术在我国医疗行业的渗透程度远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目前,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能够进行介入手术的医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省会大城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介入手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介入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手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精细化,介入手术治疗领域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还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同时也为介入手术治疗范围的拓宽提供了技术支撑,是近年国内外介入医学的发展热点。新思界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介入手术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6-2018年,我国介入手术治疗领域信息化市场需求不断增多,市场规模已扩大至260亿元,行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高达24%。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未来,在医疗资源日益丰富、全民健康体检意识不断增强、临床医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品牌技术和安全性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血管疾病、肿瘤、癌症等大病的检出率将不断提高,治疗渗透率将向国际成熟市场靠拢,介入手术量将快速增长,市场容量提升空间巨大。另外,使用进口的介入医疗器械会导致医疗负担较重,医保政策方面给予国产器械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有利于推动国产替代进口。2018年国家对医药监管体制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国家医疗保障局负责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的制定和监督实施,未来降价控费将成为常态化,介入手术器械进口替代进程有望提速,将给介入手术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