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抗生物品种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ß-内酰胺类和非ß-内酰胺类,其中,ß-内酰胺类品种最多,临床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类。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4年中国抗生素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产量方面,据统计,截至到2018年中国主要抗生素原料药产量为19.6万吨,同比2017年略微增长0.1万吨。市场规模方面,2017年中国人用抗生素药物市场规模为233亿美元,到2018年增长至256亿美元,同比增长9.9%。
从细分领域来看,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国内大头孢品种中头孢曲松的产量居首位,国内头孢曲松原料药的生产厂家已超过40家;其中山西威奇达药业、福州抗生素药业、悦康药业、上海先锋药业、丽珠医药股份、珠海乐邦制药、齐鲁安替制药等10家产量较大,合计约占国内头孢曲松总产量的80%左右。目前,我国青霉素工业盐行业集中度较高,CR5约为80%,河南华星、石药、华药、哈药和联邦制药生产的青霉素工业盐不仅满足自身的需求,还是我国青霉素工业盐的出口大户。其中石药集团产能为18000吨,居于行业的首位。
从应用领域来看,抗生素可应用于临床医学、农业、畜牧业等众多领域。在工业领域,抗生素可以用于防止纺织品、塑料、精密仪器、艺术品的发霉变质。此外,加入青霉素可以提高谷氨酸发酵的产酸率。在畜牧业领域,绝大部分的医用抗生素能有效地用于治疗禽畜的感染性疾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各种传染病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由于临床上的不合理使用,耐药的致病菌在人类和动物中蔓延,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出现超级耐药细菌。在医药中过度使用强效抗生素会导致耐药细菌的产生,致使药物对致病菌不产生作用。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目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十分严重,抗生素耐药性正在对全球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发展新型抗生素势在必行。基于不同机制的新型抗生素正处于研发的不同阶段。另外,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抗体药物,抗菌多肽类药物的研发,成为抗生素领域的新生力量。这些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有望在解决临床抗生素耐药性的同时,也为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提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