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临床上,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TG水平升高,俗称高血脂症,实际上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症,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中国抗血脂药物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2020-2024年投资可行性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4.63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占该年龄段世界总人口的近10%左右,对抗血脂药物的市场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由于受到了饮食习惯及工作环境的影响,我国居民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对抗血脂药物的需求也同样巨大。
从药物种类来看,调血脂类药物常归类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目前常用的调血脂类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特类、影响胆固醇吸收转化类以及烟酸类衍生物,其中他汀类的药物种类最多,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中的所产生的治疗作用已得到了肯定。及早服用他汀类药物将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或合适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同时也能减少后续血脂异常所带来并发症。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水平的提升,未来他汀类药物适用范围也将得到拓展,市场对他汀类产品需求的扩大,也推动着我国抗血脂药物市场进一步扩容。
从他汀类产品种类来看,在我国市场,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其中辛伐他汀、普罗布考、普伐他汀、非诺贝特、氟伐他汀等降血脂药物的在市场上的销量占比趋于下滑,而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药物的销量占比不断提升,市场对这类抗血脂药物的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由于国内老龄化社会趋势以及生活方式等驱动因素的持续存在,我国18岁以上的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上升,总体接近于50%,对抗血脂药物需求不断扩大。另外,随着国家持续推行的慢病专项治疗经费的增加,民众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基层医生调脂理念的普及,未来国内接受降血脂治疗的患者将得到进一步增加,这也将带动降血脂药物市场持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