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吸入制剂药物潜在需求量庞大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2020-05-06 17:46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吸入制剂药物潜在需求量庞大 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呼吸疾病越发普遍,目前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第二大疾病。吸入制剂是一种通过肺部给药的特殊剂型,通过局部给药的方式可以快速、直接地进入肺部发挥药效,降低了给药剂量,提高了药物疗效,市场需求量攀升。
 
  在全球中吸入制剂药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COPD、哮喘适应症等病状中,占比高达85%左右。全球哮喘/COPD领域用药集中度较高,葛兰素史克以42%左右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在我国市场中,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以及勃林格殷格翰等国际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三家企业占据我国71%左右的市场份额,国产占比相对较小。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吸入制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为吸入致药物,常见的吸入装置为气(粉)雾剂、干粉吸入器、雾化吸入器三类,其中气(粉)雾剂市场占比较高,约为37%。对比三种剂型的优缺点,雾化吸入剂的药物吸收、便携性都较低,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在全球市场中,美国是使用吸入药物治疗最多的国家,其使用吸入药物占全球用药比例达到58%。
 
  吸入制剂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长期被国际品牌占据,为此我国政府发布一系列政策,促进吸入制剂的国产化研发,打破跨国企业的垄断地位。国内部分吸入制剂研产销企业已处于仿制药临床研究向商业化发展阶段,如正大天晴、健康元、恒瑞医药、长风药业、京卫药业,逐渐形成国产替代,国产品牌市场占比也达到18%左右,其中恒瑞医药市场占比最高,突破10%,其次是正大天晴占比为3%。
 
  在政策方面,2019年我国CDE发布了《经口吸入制剂仿制药药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该指导原则提高了仿制药吸入制剂审批标准,提升了吸入制剂药物行业门槛。因此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吸入制剂的技术壁垒、以及审批门槛较高,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盈利。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受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我国呼吸疾病频发,对于吸入制剂药物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从我国市场来看,目前吸入制剂药物市场集中度较高,GSK等品牌销量较高,而国产产品市场占比较低,未来具备较大发展空间。由于吸入制剂药物行业技术、审批门槛较高,短期之内行业竞争格局难以被打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