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主要用于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的一种医疗设备。ECMO是急救医疗设备,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急救需求不断上升,我国ECMO应用普及率不断提高,但ECMO价格及使用成本昂贵,现阶段我国市场保有量依然较小。
ECMO产品主要由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血管内插管、连接管、供氧管、监测系统等组成,在临床上主要可以用于心跳骤停、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器官移植等患者的治疗领域,在心肺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重要的医疗设备之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体外膜肺氧合(ECMO)市场规模约为2.8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4.1%。全球市场中,ECMO普及率低,预计未来5年,其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预计2019-2024年,全球ECMO市场将继续保持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4亿美元左右。
ECMO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固体中空纤维膜(PMP)、硅胶膜、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供应商,其中PMP是重要原材料,全球仅有美国3M公司旗下Membrana公司一家供应,产能紧张,价格高昂;中游是ECMO生产商,主要是美国美敦力、德国迈柯唯等,企业数量极少;下游是三甲医院ICU病房。ECMO行业进入门槛高,全球仅有少数企业参与,我国不具备ECMO生产能力,仅有少数辅助耗材生产商。
由于进口ECMO价格及使用成本高昂,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ECMO保有量仅为四百余台,人均ECMO保有量极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重症患者抢救中,ECMO地位重要。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市场对ECMO的重视度提高,为打破进口产品市场垄断、降低医院购买及使用成本,ECMO国产化势在必行,未来,能够率先研发出成果并进行产业化发展的企业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ECMO属于高端医疗设备,整体来看,我国企业在高端医疗设备方面研发及生产方面实力较弱,较多产品需求依靠进口。随着我国医疗市场不断扩大、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高端医疗设备必须实现国产化替代。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ECMO受到市场重视,国家政策及资本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增大,相关研发及生产企业迎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