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疾病管理过程中,药物治疗地位重要。糖尿病患者通过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后,血糖仍无法得到良好控制,就需要采用降糖药进行治疗。降糖药包括化学药和中药两大类。化学降糖药可以分为注射降糖药和口服降糖药;中药降糖药可以分为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在我国以及全球市场中,化学降糖药占据主导地位。
在全球市场中,化学降糖药产品种类主要包括胰岛素、磺脲类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GLP-1类似物、DPP-4酶抑制剂等。其中,二甲双胍类降糖药价格低廉,应用较为广泛;GLP-1类似物需求增长迅速,发展潜力较大;胰岛素在临床应用领域是不可或缺的药物品类,需求刚需性强。整体来看,在全球降糖药市场中,GLP-1类似物与胰岛素未来发展前景相对较好。
2015-2019年,全球降糖药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879亿美元。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4.4-4.6亿人,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占比达到27%左右。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习惯转变,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降糖药市场需求将持续上升。预计到2024年,我国降糖药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左右。
我国降糖药市场中,DPP-4类药物需求稳定增长,2017年以来,随着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等药物被列入医保目录,DPP-4类药物需求增长速度加快;我国GLP-1类似物上市品种较少,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对比国际市场,其未来发展潜力较大;我国胰岛素市场一直以来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除化学降糖药以外,我国中药降糖药也有一定市场份额,但占比较小。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降糖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我国降糖药市场中,长期以来,拜耳、赛诺菲、诺和诺德等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降糖药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医药行业在降糖药研发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国产降糖药品种不断增多,凭借良好的品质以及价格优势逐渐得到市场认可。例如在我国胰岛素市场中,甘李药业、通化东宝等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攀升,进口替代速度不断加快。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生活品质提升、生活习惯转变,我国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降糖药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早期,我国降糖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占据,随着国内医药行业技术不断进步、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产降糖药产品陆续进入市场,逐步对进口降糖药实现替代。由此来看,我国降糖药行业发展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