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疾病,通常会以皮炎形式存在,常合并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特应性皮炎主要发病群体为儿童,其在7岁以下幼儿中发病率高达23%左右,在成人中发病率约为8%,当前全球约有2.6亿人存在AD疾病的困扰,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中,目前Dupixent单抗是唯一经过FDA批准用于6岁以上在传统治疗中不可控的中重度患者用药,其上市后,销售额持续攀升,在2020年第二季度销售额达到8.6亿美元。除此之外,目前上市的用于特应性皮炎的药物还有Tralokinumab单抗,以及Olumiant、Abrocitinib、Rinvoq三个JAK抑制剂。
在中国市场中,当前已有Dupixent以及Eucrisa(克立硼罗软膏)获批上市,主要应用在2岁以上轻至重度和成人中重度AD患者。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目前预估我国约有4000万以上的AD患者,但由于我国居民长期对于皮肤病重视度较低,因此目前AD患者治疗率较低,在2019年我国AD药物市场规模尚未突破100亿元,因此未来特应性皮炎药物在我国发展空间广阔。
特应性皮炎药物在我国发展前景较好,因此各大药企纷纷入局特应性皮炎药物药物研究,当前在AD疾病领域布局的企业约有10家,主要还是仿制国际药的靶点,其中在IL-4R靶点布局的企业较多,约有6家,分别为康方生物、荃信生物、绿叶/山东博安、康乃德、康诺亚、三生国建;JAK抑制剂有2家,分别为恒瑞/瑞石生物、苏州泽璟生物;PDE4抑制剂有一家企业布局,为天津合美。从研究进度来看,恒瑞的JAK1抑制剂(SHR-0302)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本土特应性皮炎药物。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较高,且对于患者生活产生影响较大,但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对于皮肤病重视程度较低,因此特应性皮炎治疗率较低,未来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渗透空间大。由于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当前较多药企布局该领域,但目前为止尚未有国产药物上市,国内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未来本土品牌或将通过性价比优势扩大市场占比,实现该领域的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