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是协助听力损失患者提升听力的医疗器械,是由麦克风、放大器、接收器、电源、外壳等组件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扩音,将声音扩大后利用听力障碍者残余听力传送到大脑听觉中枢,从而使患者感觉到声音。助听器主要包括深耳道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盒式助听器等产品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有6%以上的人口听力残疾,65岁以上人口中,听力残疾比例达到30%以上,全球听力残疾总人数超过4.6亿人;在中国,听力减退与听力残疾人口合计达到3.0亿人左右,其中,听力残疾人数占比超过30%,达到0.9亿人左右。听力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减退,我国以及全球多个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增多使得听力障碍患者人数增加,为助听器行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助听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0-2019年,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5%,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43.8亿元,预计未来5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3.2亿元以上。受消费能力、健康意识影响,我国听力障碍患者中,佩戴助听器的比例偏低,未来随着健康意识进步,患者佩戴助听器的比例将不断上升,利好助听器行业发展。
2017年之前,在我国以及全球市场中,西门子在助听器市场中份额占比较大,随着其他品牌逐步崛起,西门子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但仍是主流品牌。2017年底,西门子宣布退出助听器市场,其份额占比快速下降。除西门子外,全球知名度较高的助听器品牌还有瑞士峰力、丹麦奥迪康、丹麦瑞声达、德国西嘉、美国斯达克、美国贝尔通、加拿大优利康等。
我国助听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听力障碍患者数量相对较多,国外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布局,凭借品牌、技术、质量优势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助听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数量较少,整体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尽管产品价格较为低廉,但竞争力依然较弱,在国内市场中份额占比较小。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技术进步,助听器正在向着小型化、高音质化方向发展,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助听器也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产品品质,智能化助听器可以大幅提升助听器在噪声环境中的助听能力,提高患者使用体验。助听器产品仍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行业技术门槛将不断提升,我国助听器企业在提升竞争力方面面临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