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耗材主要是由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的一次性塑料耗材,包括微生物实验耗材、细胞培养耗材、样本处理耗材等,常见的产品有细胞培养皿、PCR管、接种环、培养管、离心管、酶标板、冻存管、比色皿等产品。
随着相关人员对于生物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生命科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增,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凸显,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外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较为重视,因此对于生物实验室耗材需求较高,且日益增长,使得全球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19年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16亿美元,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将维持5%左右的速率增长,到2023年达到142亿美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4年中国实验室耗材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相比于国外,我国生命科学发展较晚,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国内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到2019年达到90亿元,增速在10%以上,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速,未来随着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我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保持15%左右的速率增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52亿元。
在政策方面,我国发改委发布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认定生物产业将是21世纪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的利好下,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资本投入增长,生物技术不断突破,进而带动生物实验室耗材行业的发展。
我国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相较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对于生物医药需求较高,因此我国相关政策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较为支持,国内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需求呈现高速增长。由于国内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因此当前较多外企布局国内市场,代表企业有美国康宁、美国赛默飞世尔等,进口品牌占据我国市场90%份额,国内企业有洁特生物、硕华生命、耐思生物等,当前市场占比较小。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几年我国发布多项政策,支持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进而促使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生物实验室耗材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在生产供应方面,为追求科研结构的有效、准确性,当前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及企业多选用进口实验耗材,国内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占比较低,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