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物是用于中枢或者外周神经系统,选择性益智或者缓解各种疼痛,帮助患者减轻恐惧、紧张等不安情绪。疼痛按照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为创伤和术后疼痛,慢性疼痛又可分为神经病性疼痛(偏头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和感受伤害性疼痛(胰腺炎、癌痛、骨质疏松症)等。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而慢性疼痛为疾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外科及口腔手术增多,人类对于止痛需求持续增长,带动镇痛药物行业快速发展,到2019年全球镇痛药物市场规模约为700亿美元以上,且市场规模仍保持着增长趋势,预计到2027年全球镇痛药物市场规模能够达到950亿美元,近八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9%。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年全球镇痛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报告》显示,相比于全球镇痛药物市场,我国镇痛药物市场规模较小,在2019年约为30亿美元,且市场需求大多集中在手术止痛。随着未来我国医疗水平全面提升、人口老龄化带动癌症发病率增长,以及居民药物止痛意识提升,国内镇痛药物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临床中,镇痛药物主要分为阿片类镇痛药以及非阿片类镇痛药(NSAID),阿片类镇痛药有吗啡、芬太尼、曲马多等,镇痛效果好,通常用于急性疼痛,其可以通过增加剂量提升镇痛效果,但长期使用会造成上瘾症状,目前主要在欧美市场较为流行;非阿片类镇痛药(NSAID)常见的产品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常用于炎症引发的疼痛,镇痛效果相对较弱,但无成瘾性,在亚太地区、东欧等地区需求较高。
从市场竞争方面来看,2019年我国公立医院机构镇痛药物销售额前五的产品名称为地佐辛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但销售额超过10亿以上的只有扬子江生产的地佐辛、拜耳生产的阿司匹林、恒瑞医药生产的布托啡诺,三者合计销售额占比约为56.5%。阿司匹林由于临床上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较大,吸引较多企业入内,目前国内近300家药企布局阿司匹林生产。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受我国居民长期以来“是药三分毒”的用药理念影响,镇痛药物在我国市场渗透率较低,目前主要被应用到术后恢复中。未来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癌症发病率提升,以及我国居民对于镇痛药物接受度提升,镇痛药物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