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用药可分为化疗药物、内分泌药物以及靶向治疗药物三大类,其中化疗药物主要有吡柔比星、紫杉醇等药物,内分泌药物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他莫昔芬等,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乳腺癌是全球女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的病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随着女性健康意识提升,我国乳腺癌用药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乳腺癌用药O2O市场现状及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年新增病例在30万左右,且乳腺癌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用药市场普及率较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随着女性健康意识提升,以及相关政策持续利好,我国乳腺癌用药市场需求增加,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从地区分布来看,乳腺癌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激素水平、年龄、性别等有一定的关系,中东部地区的居民生活节奏较快,居民生活压力较大,因此中东部地区的居民乳腺癌发病率较高,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居民乳腺癌发病率较低。由此来看,我国中东部地区对乳腺癌用药的需求更大。我国乳腺癌用药研发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以及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我国乳腺癌用药研发生产速度加快,促使我国乳腺癌用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精准医疗的大背景下,靶向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乳腺癌新药CDK4/6抑制剂市场发展速度加快。全球范围内,已获得批准上市的CDK4/6抑制剂包括辉瑞的帕博西林、诺华的瑞博西林、礼来的玻玛西林三款,2019年,全球CDK4/6抑制剂销售额接近65亿美元。帕博西林和玻玛西林已经进入我国市场,目前国内尚未有国产的CDK4/6抑制剂获批上市,但我国相关企业都在积极研发布局,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贝达药业、四环药业等企业,我国CDK4/6抑制剂的研究投入与市场规模均处于不断扩大的态势。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且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位居全球第一,随着女性健康意识提升,乳腺癌用药市场需求增加,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我国乳腺癌用药的研发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尚未有国产的CDK4/6抑制剂获批上市,随着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我国乳腺癌用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