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外周血管疾病治疗需求攀升 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国产替代需求强烈

2021-01-25 16:17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外周血管疾病治疗需求攀升 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国产替代需求强烈

  外周血管疾病主要包含外周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其中外周动脉疾病是由外周动脉局部狭窄或闭塞引起的机体缺血性疾病,可引起间歇性跛行、腿脚皮肤寒冷、慢性疼痛和坏疽等症状;静脉疾病主要包括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流阻塞和静脉压迫引起的肢体肿胀等症状。
 
  针对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仅适用于轻度患者;手术治疗存在创伤面积大、愈合慢等缺点;介入治疗可以饮用器械撑开阻塞血管,恢复血流通畅,治疗造成的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更具备应用前景。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5年外周血管介入器械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新医改政策的逐步实施以及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我国国外血管产业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19年我国外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约为42亿元,预计到2022年,我国国外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将增至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3%。
 
  就目前来看,我国外周血管疾病的就诊率较低,未来外周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发展空间较大。为了加快外周血管介入器械行业的发展,于2019年卫健委发布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规范了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促进外周血管介入器械规范化发展。
 
  就市场竞争方面来看,国内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主要被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科迪斯、巴德、雅培等外企占据,国内企业占比较小。心脉医疗是本土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龙头企业,由于在该领域布局较早,具有技术优势,已经开发出产品,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竞争力与国际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市场份额较小。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外周血管疾病目前治疗率较低,但随着经济、医疗水平的提升,我国外周血管疾病治疗需求增长,进而促使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需求攀升,外周血管疾病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生产方面,我国外周血管疾病介入器械主要被外企占据,国内企业占比较低,未来存在较高的替代空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