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药是一种用于治疗瘀阻脑络所引起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药物,具有醒脑开窍、通络止痛的作用。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是一种神经肽,已经被证明在偏头痛发作时释放,是偏头痛发作的诱因。因此,CGRP及其受体成为偏头痛药物研发的热门靶点,未来CGRP抗体偏头痛药物发展空间较大。
当前市场中常见的偏头痛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包含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和巴比妥类镇静药及阿片类药物等非处方药物,具有非特异性。处方药物包含麦角胺类药物、曲坦类药物以及CGRP抗体类偏头痛新药,具有特异性。针对偏头痛治疗的药物众多,其中应用需求最高的是曲普坦类药物,但尚未有任何一款药物能够彻底治疗偏头痛。
CGRP抗体偏头痛药物作为新型偏头痛治疗药物,较多企业布局该领域。就临床治疗目的来看,CGRP靶点药物可分为预防性治疗药物和急性治疗药物,针对预防性治疗领域布局的企业有四家,分别为安进/诺华、梯瓦、礼来、灵北,针对急性治疗领域布局的企业有艾尔建、Biohaven、礼来三家。由于礼来拥有Emgality和Reyvow两款分别用于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具有更高的协同作用优势,在偏头痛竞争市场中处于有利位置。
当前已经有六款CGRP/CGRPR类偏头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有四款药物的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两款为口服,一款为静脉注射。灵北制药的eptinezumab是目前唯一一款静脉注射CGRP/CGRPR类偏头痛药物,相比于皮下注射剂方式的风险更低,且给药频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依从性。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中偏头痛患者数量较为庞大,偏头痛药物种类丰富,而CGRP抗体的偏头痛药物作为新型药物,未来发展空间较为庞大。在生产方面,我国对于CGRP抗体的偏头痛新药的研究较为落后,该领域主要被外企占据,未来该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