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国内液态生物芯片市场被外企垄断 本土企业未来发展机遇较大

2021-03-10 17:10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国内液态生物芯片市场被外企垄断 本土企业未来发展机遇较大

  液态生物芯片又称为悬浮式生物芯片,它是将流式细胞术、荧光微球、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以及传统的化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生物芯片技术检测平台。液态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既可用于核酸、又可用于蛋白检测的多重联检技术,可同时检测百种以上样本。
 
  液态生物芯片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简便,可实现多目标检测,且拥有高通量、多指标、高敏感性、重复性好、高特异性等优点,远优于现在主流的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等体外诊断技术,能够广泛应用在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众多领域,满足体外诊断高、精、集成的要求,是体外诊断行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根据新思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6年液态生物芯片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液态生物芯片技术门槛较高,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各公司均在研究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当前全球中在液态生物芯片领域布局的企业有美国昂飞公司、Illumina、罗氏、安捷伦等。我国对于液态生物芯片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由高校、科研机构布局在该领域,商业化进程缓慢,尚未有成熟的液态生物芯片产品上市。总的来看,当前全球以及我国液态生物芯片技术和产品主要被Luminex公司垄断。
 
  Luminex生产的液态生物芯片相关产品具备技术优势,但价格较高,因此难以在国内进行推广,在国内普及率较低,因此未来我国液态生物芯片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液态生物芯片逐渐从研究实验走向商业化,东方生物发布报告表明,该公司研发了具有体积小、成本低、高通量、高灵敏度、快速检测等优点的液态生物芯片产品,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均收入增长、医保覆盖率增长,体外诊断行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在2020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830亿元左右,同比上年增长17%。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尚处于起步初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有利于液态生物芯片行业的发展。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液态生物芯片作为一种高效、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体外诊断方式,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国内布局该领域的企业较少,且当前尚未有成熟的产品上市,国内市场被外企垄断。由于液态生物芯片价格较为高昂,当前在国内市场普及率较低,市场基本空白,有利于本土企业发展。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