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吸入制剂行业壁垒较高 国内市场主要被外企占据

2021-03-23 18:10      责任编辑:张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吸入制剂行业壁垒较高 国内市场主要被外企占据

  吸入制剂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COPD等呼吸道疾病的给药方式。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吸入给药的部位在肺部,更能和呼吸系统、组织学特点结合,具有起效迅速、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用药剂量少、毒副作用小等明显优势,在临床中效果显著,已成为多个国家用于治疗和预防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的首选方案。
 
  受外界环境影响,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持续攀升,在人均收入增长、医疗水平提升的大背景下,吸入制剂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在呼吸系统用药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扩大,到2019年达到35%左右,且吸入制剂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4%,远高于呼吸系统的10%增速。因此得出,我国吸入制剂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本土仿制药物研发、审批、上市,吸入制剂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将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吸入制剂按照药物的活性可以分为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其中支气管扩张剂有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等类型;按照吸入制剂所含药物的数量,可被分为单方制剂、复方制剂,其中复方制剂有双联、三联制剂等多种类型。吸入制剂剂型种类丰富,且各国对其分类的描述也有所不同,根据吸入装置又可被分为吸入气雾剂(MDI)、干粉吸入剂(DPI)、雾化吸入溶液(NEB)、喷雾剂(Spray)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4年吸入制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球市场中,吸入制剂中的粉雾剂和气雾剂是主流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和33%。而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大不相同,我国院内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多采用雾化溶液,该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且近几年其市场占有率仍处于不断增长趋势,在2019年达到75%。
 
  受制于医药生产技术和专利缺少,我国吸入制剂市场长期被外企占据,GSK、AZ、BI等品牌在我国市场占比较高,我国吸入制剂国产化率不足15%。受外界环境以及国内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我国吸入制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2020年我国吸入制剂市场规模达到35亿元,其中占据前三的分别为AZ、BI和GSK,市场占比分别为60%、15%、11%,本土企业占比约为9%。在本土吸入制剂企业中正大天晴市场占比最高,约为4%。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较高,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较为庞大,吸入制剂作为呼吸系统药物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在生产方面,受限于专利和技术,我国吸入制剂长期以来进口,本土企业市场占比较低,未来吸入制剂实现国产化空间较大。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