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脑皮质弥散性萎缩、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细胞间大量老年斑形成等,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功能减退为其主要临床症状。
关于AD的发病机制,存在其他假说,分别是遗传假说、氧化应激假说微循环障碍假说、胆碱能假说等,但上述因素均与Aβ有关,或导致Aβ增多,或参与A3级联反应,从不同侧面支持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是老化、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目前有多种学说,其中影响较广的是β类淀教样蛋白级联假说。
阿尔兹海默症患病率和年龄相关,在85岁后老龄人群中患病率增长19%。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我国阿尔兹海默症患病人数不断增长,在2020年达到1100万人左右,已成为全球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或将达到3102万人。就全球来看,目前全球约有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量为5120万,且该数字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6亿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6年中国阿尔兹海默症诊断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受医疗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增长等因素的带动,我国AD诊断市场规模不断的扩大,在2020年达到220亿元,近四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5%,未来在居民自身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预计到2025年我国AD诊断市场规模将达到265亿元。若未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AD诊断价格不断降低,且能够健康体检,实现大范围定期筛查,则我国AD诊断市场规将破千亿元左右。
AD诊断在我国技术尚未成熟,产品种类较少,目前主流的产品集中在脑脊液中的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标志物中,但其中脑脊液样本需要进行腰椎穿刺,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大,在我国使用率较低。就市场竞争方面来看,目前我国AD诊断市场布局的企业数量较少,且企业主要集中在外泌体检测、外周血抗体检测领域,目前尚未有产品上市,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为AD诊断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人均收入增长,以及医疗水平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带动下,近几年我国AD诊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就市场方面来看,目前在AD诊断领域布局的企业较少,市场商业化程度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