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病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等,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引起眼表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根据病理不同,干眼病可分为泪液缺乏型干眼、蒸发型干眼两大类,其中蒸发型干眼主要是由睑板腺功能异常(MGD)引起的。
干眼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电子产品普及率不断提升,国内干眼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且干眼病患者年轻化发展态势愈发明显,现阶段我国干眼病患者数量已经接近2.2亿人。近十年来,我国干眼病发病率均在20%以上,随着国内干眼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干眼病用药需求与日俱增。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干眼病用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5-2020年,我国干眼病用药市场规模从2.6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4.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1%。我国人数基数庞大,国内干眼病患者数量持续增加,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干眼病患者就诊率较低,随着居民消费观念改变,未来我国干眼病用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干眼用药包括人工泪液、促进泪液分泌药、维生素A类制剂、皮质类固醇、非甾体抗炎药、环孢霉素A、黏液溶解剂、P2Y2受体激动剂等,其中人工泪液是我国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干眼病用药,相关产品有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等。目前国内干眼病治疗方式以人工泪液为主,海外则以抗炎药为主,例如低浓度环孢素、Xiidra、Cequa等药品。
我国干眼病用药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瑞士诺华、日本参天制药、康弘药业、URSAPHARM、兴齐眼药、亿胜生物科技、恒瑞医药等,整体来看,目前外资企业仍占据我国干眼病用药市场主要份额。随着入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国内企业研发实力增强,干眼病用药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未来国内干眼病用药企业市场占有率将有所提升。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干眼病用药多停留在缓解症状方面,并不能治愈干眼病,因此我国干眼病用药研发能力仍有待提升。干眼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国内干眼病患者数量众多,带动干眼病用药需求不断释放,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实力增强,未来我国干眼病用药市场发展前景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