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手术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支持下,采用神经介入器械进行操作,通过造影、栓塞、扩张、药物传递等方式,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根据不同适应症,神经介入器械可分为通路类、出血类、缺血类三大类,主要器械有造影导管、微导丝、弹簧圈、球囊、支架系统、保护伞等。
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我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不断提升,目前我国脑血管疾病的新发病人超过百万。急性脑卒中(AIS)是脑动脉的血栓性或栓塞性闭塞而造成的,主要特征为脑部的某个部位突然失去血液循环,进而导致神经功能丧失。AIS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复发率高等特点,近几年国内AIS患者呈现增长趋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10万人。受AIS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影响,我国神经介入手术需求量持续攀升,未来神经介入手术市场发展潜力庞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6年中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神经介入行业目前布局企业众多,但国际品牌把控着高值领域,国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低值领域。当前在神经介入领域布局的企业主要有美敦力、史塞克、泰尔茂、强生、波士顿科学等,主要占领支架类高值神经介入器械产品。我国在神经介入领域布局的企业有微创神通、心玮医疗、沛嘉医疗、归创通桥、上海康德莱、江苏尼科等企业,主要生产微导管类、微导丝类等通路产品。而又有沛嘉医疗、心玮医疗、归创通桥、江苏尼科等少数国产企业实现部分高值产品生产。
神经介入领域的机械众多,但具体分析来看,取栓支架、弹簧圈、中间导管三大领域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产品技术目前较为成熟,暂未有跨时代技术出现,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但由于市场规模较大,因此市场仍旧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本土企业有望在该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我国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持续攀升,为神经介入行业发展提供机遇,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不断被扩大。在全球中,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主要布局在神经介入器械高值领域,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取栓支架、弹簧圈、中间导管三大低值领域,由于以上三大领域技术门槛较低,本土企业逐渐实现了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