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医院提供和管理病人信息,实现信息的收集、存储、提取、交换等功能,其业务包括硬件、软件及服务三大块,医疗信息化软件是实现医疗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医疗信息化可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国际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医疗信息化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16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鼓励医疗信息化产业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发展速度加快。202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800亿元以上。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软件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医疗信息化软件是医疗信息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20年其市场规模达到180亿元左右。医疗信息化软件在我国医疗信息化整体市场中份额占比较小,但其增长更为快速,未来占比将持续攀升。
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市场中,既有国外企业,例如甲骨文、英特尔、思科、IBM等,也有本土企业,例如卫宁软件、医惠科技、万达信息、创业慧康、银江股份等。相较来说,本土企业对国内医疗行业更为了解,研发产品更贴合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外企业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竞争实力强大,在大型医院中具有较强优势。
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产品不断增多。2020年6月,我国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辅助诊断软件——安德医智旗下“颅内肿瘤磁共振影像辅助诊断软件”获得III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批准,表明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行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高技术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但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行业发展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已商业化应用的软件个性化服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不同医院差异化需求;供应商对客户需求响应速度较慢,软件二次开发进展缓慢;医疗政策变化后,软件无法快速适应等。在未来发展中,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行业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医疗信息化是全球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在我国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医疗信息化软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不断扩大,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需求规模不断增长,且增长速度更快,份额占比正在不断攀升。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并具有高技术产品研发实力,但行业整体发展仍存在一些弊端,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