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神经性退行疾病,主要表现出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退化,同时伴有严重的精神症状。受人口老龄化影响,我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量持续攀升,已经成为全球阿尔兹海默症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量的增长,AD治疗需求攀升,促使AD药物行业快速发展。
在2019年我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数量已经高达690多万,患病率高达6.3%左右,其中60岁以上群体患病率约为4%,85岁以上患病率达到16%以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AD患者群体持续扩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阿尔兹海默症患病率较低,未来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易患群体以及患病率将持续增加,将驱动D药物治疗行业发展。
受现代治疗技术的限制,目前治疗方法均无法逆转疾病,目前临床前期病人多采用支持疗法,对于确诊的病人多采用疾病修饰疗法。目前针对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三大种类,分别为NMDA受体拮抗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和中成药。在我国市场中,已经上市了多款AD治疗药物,具有代表性的有美金刚、卡巴拉汀、石杉碱甲、多奈哌齐等。
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石杉碱甲等多种药物均为医保乙类药物,报销比例较高,市场需求较高。随着医改的推行,集采的实施,重庆植恩、浙江华海等本土生产的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凭借价格优势脱颖而出,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加快实现进口替代,未来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阿尔兹海默症作为一种老年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提升,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剧阶段,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群体不断扩大,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市场攀升。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种类多样,目前市场中海外品牌仍占据优势,但在集采大背景下,本土药物凭借性价比优势,市场占比逐渐扩大,未来有望成为市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