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可简单分为化疗药物与生物制剂两大类。化疗药物能够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按照来源与化学结构来划分,化疗药物可以分为植物生物碱、抗代谢药、烷化剂、抗生素类、激素类等几大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23.7%;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人,占全球总数的30%。中国人口基数庞大,随着环境恶化以及生活习惯转变,癌症发病率呈现上升态势,因此新发癌症人数多,位居全球第一,也导致了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多,同样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化疗药物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癌症患者增多、国民医药支出增加、化疗药物研发与生产能力增强,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我国化疗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2020年,我国化疗药物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1317.8亿元。我国化疗药物细分市场中,植物生物碱份额占比最大,达到44%;其次是抗代谢药,份额占比为32%;其他药物份额占比均在10%以下。
在全球市场中,化疗药物销售排名靠前的药物主要由国外企业生产,例如默沙东的可瑞达,新基的瑞复美,杨森+艾伯维的亿珂,罗氏的安维汀、赫赛汀、美罗华,辉瑞的艾博新、Xtandi等。国外化疗药物生产企业具有资金、人才、研发、技术、品牌等优势,在全球市场中占有率较高,看好中国化疗药物市场前景,这些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布局,常见的疗效较好的化疗药物大部分已在国内上市。
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化疗药物行业起步较晚,研发能力较弱,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进入化疗药物行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开始增多,凭借性价比优势,市场占有率开始提升。我国化疗药物生产企业主要有辰欣药业、恒瑞医药、海正药业、豪森制药、奥赛康、石药集团、四环生物、双鹭药业等。但我国单个化疗药物企业市场占有率低,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化疗药物是抗癌药的一种,是现阶段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多,随着国民消费能力提升,市场对化疗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现阶段,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细胞,因此化疗药物技术研究还需不断深入,产品还需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