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合成主要有两部分,为寡核苷酸合成和基因合成。寡核苷酸通常是由20个以内的短链核苷酸组成,可以通过Watson-Crick碱基互补配对原理与DNA、mRNA等进行配对,而实现较高的选择性,精准的抑制某些基因,让部分编码异常的基因不活跃,从而达到组织错误蛋白质表达的目的。
寡核苷酸的合成方式主要为化学合成法,是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合成,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在全球中仅有少数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如罗氏、伊奥尼斯制药等企业拥有合成千克级别寡核苷酸能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寡核苷酸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寡核苷酸在医疗领域应用前景较好,吸引众多企业布局在该领域,在2019年全球寡核苷酸合成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6亿美元,在2020年全球寡核苷酸合成服务市场规模为4.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全球寡核苷酸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中。由于寡核苷酸存在的独特基因表达优势,近些年针对于寡核苷酸药物的研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得到快速发展。
截止2020年初,全球通过FDA批准的寡核苷酸药物有十多种。目前在研的寡核苷酸药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核酸适配体、小干扰核糖核酸、微小核糖核酸、反义寡核苷酸等,主要用于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中央核性肌病等,部分药物进入临床II期阶段。其中反义寡核苷酸应用前景较好,lonis、Novaris、Sarepla Therapeutics、赛诺菲、Akcea、Therapeufics、百健等众多企业布局在该领域,2020年我国反义寡核苷酸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
当前阻碍寡核苷酸疗法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其难以有效的输送到肝脏以外的靶器官和组织。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寡核苷酸疗法主要集中在眼睛或脊髓等局部,因此未来开发有效的肝外系统输送技术是寡核苷酸治疗领域发展的主要目标。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寡核苷酸疗法能够针对多种罕见病进行治疗,成为全球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寡核苷酸提取难度大,目前能够实现大规模提取的企业较少,未来随着终端寡核苷酸药物需求增长,寡核苷酸提取服务领域存在发展机遇。在药物研发方面,目前已通过FDA提准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反义寡核苷酸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布局企业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