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嗪,化学式为C4H10N2,外观为无色晶体状,有类似氨的气味,有腐蚀性。哌嗪吸湿性强,可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可溶于甘油、甲醇、乙醇等,不溶于乙醚、苯等,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明火可燃烧,遇高热会分解。哌嗪衍生物较多,主要有无水哌嗪、六水哌嗪、六八哌嗪等,可用作医药中间体与精细化工原料。
哌嗪制备是以氯乙醇为原料,经氨化、环合等工艺制成。在医药领域,哌嗪可用作医药中间体,用来生产多种药品;在精细化工领域,哌嗪可用来生产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发泡剂、光敏剂、抗氧剂、阻燃剂、防腐剂、脱硫剂等产品,应用在塑料、橡胶以及环保等行业中。其中,医药领域是哌嗪的主要应用市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哌嗪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哌嗪属于含氮杂环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地位重要,可用来生产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哌嗪利福霉素(如利福平、利福定等)、驱虫药(如驱蛔灵等),这三大领域是哌嗪在医药领域的主要应用市场,合计需求占比达到91%。此外,哌嗪还可以用来生产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疾病药、降血压药、精神疾病药等。
2020年,全球哌嗪市场总值约为35亿元。在海外市场中,哌嗪生产商主要有德国巴斯夫、德国拜耳、美国陶氏、美国联碳、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日本旭电化、日本住友等。在我国市场中,哌嗪生产商主要有新乡市巨晶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合佳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兴欣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昌九金桥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山峰化工有限公司等。
海外哌嗪生产商技术水平高,以高端产品生产为主,与之相比,我国哌嗪生产商在技术领域存在一定差距,以中低端产品生产为主,高端市场需求依赖进口。在政策与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医药行业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市场对中高端哌嗪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哌嗪行业亟需优化生产工艺,实现高端产品进口替代。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以哌嗪为中间体生产的药物种类多,特别是诺氟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抗感染类药物,并且,驱蛔灵等驱虫药具有治疗肠蛔虫病效果好、安全性较高等优点,因此哌嗪市场需求量大。经过不断发展,我国哌嗪行业规模大,但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需求还需依靠进口,未来还需持续优化。